填表预约

联系客服

电话咨询

0571-86576052

联系地址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法规案例 > 相关案例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伴而不婚成流行 潜在风险莫忽视

 68岁陈大伯和60岁的吴阿姨相恋已有5年,每天一起压马路、做饭,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,活脱脱一对神仙眷侣。
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但谈起何时领结婚证,陈大伯和吴阿姨却齐刷刷的摇头。“我们不打算领证,两年前,两家儿女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,算是正式承认了我们的关系。”陈大伯说。

“不领证,我们相处的得更自在,没有心理负担,子女压力小,闲言碎语也少了很多。”在吴阿姨看来,“伴而不婚”是让这段感情保鲜的法宝。

陈大伯和吴阿姨的情况并非个例,在婚姻介绍所介绍的老年恋爱中,领证结婚的屈指可数。“老年人选择伴而不婚,主要是怕影响自己与子女的关系。很多子女担心,老人婚后会把房产、存款等分给另一半,影响他们的财产继承,甚至担心老人被骗婚骗财。此外,亲戚朋友的异样眼神也让不少老年人对婚姻望而却步。”婚姻介绍所负责人俞女士说。
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法律专家提醒,老年人“伴而不婚”潜在不少风险,这种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。比如,一旦老人失能失智后,同居对象极易和老人子女发生矛盾,让信任的老伴得不到法律上的资格认定。再比如,一方老人生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,另一方可能会不愿照顾,甚至一走了之,另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保障。

(摘自浙江老年报)

其实,针对这种现象,老年人可以通过我国法律来进行保障。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,按照法定继承办理;有遗嘱的,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;有遗赠扶养协议的,按照协议办理。

老人既想领证保障婚姻权利,又想避免财产纠纷,可以在必要的时候,通过立遗嘱的方提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传承,给子女、亲属吃一颗“定心丸”,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老年人的婚姻。
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今年五月,张大爷和刘奶奶满面春风的来到浙江遗嘱库来办理遗嘱,两位老人是黄昏恋,都是把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。刘奶奶说,她和张大爷是跳广场舞认识的,起先家里的孩子不同意他们领证,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怕他们结婚之后以后的财产不好分配。本来他们都打算放弃结婚了,但是听一个朋友说可以通过立遗嘱解决,就赶紧过来了。“其实我们谁也没打算要对方的财产,但既然孩子有这个担忧,那就想办法解决,这样对谁都好。”

没有孩子希望父母晚年过的不好的,老人有什么心愿作为子女也都会尽量去满足。但有些事情确实涉及到了子女的利益,所以才会产生这么多矛盾。立了遗嘱后,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,又多了一层法律的保护,相信在此之后,他们二老能消除与子女们的隔阂,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。

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选择“伴而不婚”?

上一篇:儿子、妻子相继过世,老李的财产将由儿媳妇继承? “遗嘱执行”让这个矛盾有了可解之法

下一篇:遗嘱原件丢失怎么办?照片或复印件能保持原件效力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