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份遗嘱 一份对老伴深深的爱
近日,家住杭州下城区的老人陈琴(化名)拿着一副锦旗,兴冲冲走进浙江遗嘱库,把这面包含着浓浓谢意的锦旗,送到浙江遗嘱库负责人叶世娟的手中。
“谢谢叶主任,谢谢浙江遗嘱库的工作人员,当初没有你们的帮助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说到这里,陈琴紧握住叶世娟的手,留下了激动的眼泪。“叶主任等遗嘱库的工作人员,真的都是尽心尽责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贴心人。”
究竟是什么让陈琴,如此心存感激?这还得从2017年下半年,本报刊登的一则关于浙江遗嘱库为老人提供立遗嘱服务的报道说起。
丈夫坚持要立遗嘱
2017年下半年的一天,陈琴的丈夫王强(化名)在《浙江老年报》上,看到了一则新闻,了解到浙江遗嘱库为老人提供立遗嘱服务,对于我省58周岁以上老人,遗嘱库还提供免费遗嘱咨询、免费终身遗嘱保管的服务。这也让王强心生了立遗嘱的想法。
2018年1月11日,王强带着陈琴去遗嘱库立遗嘱。“起初,我不同意去立遗嘱,因为我一直很忌讳,感觉我和他身体都挺硬朗,没必要这么急。”陈琴说,她拗不过丈夫,只得跟着去。“路上,老伴和我说,一份合法遗嘱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,绝不能不重视。”
到了浙江遗嘱库,王强夫妻俩在叶世娟等人的帮助下,立了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,这也让夫妻俩感到很踏实。
收到法院的传票
2019年7月中旬,王强的体检结果显示他的肠和肺部都有点问题,需要立即复查。但是,一向性格强硬的王强觉得这是小事,坚持不肯去医院复查。
等到今年年初,因为疫情原因,王强又不太想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。“直到4月,他才肯接受医院的治疗,但是已经是直肠癌晚期。”陈琴说,经过一系列治疗,还是没能让丈夫活下来。
7月15日,王强去世。陈琴在无比痛苦中,独自操办着丧事。然而,8月17日的一个电话,犹如晴天霹雳,再次让陈琴坠入剧烈的痛苦中。“老伴的儿子,也就是我的继子把我告上了法庭。”陈琴说到这里,手在颤抖,眼里的泪水直打转。“8月18日,我收到了法院的传票,心如刀绞。”
遗嘱让她打赢官司
陈琴和王强是再婚家庭,婚后并无子女。王强的儿子小王是他与前妻所生。“我和老伴是1992年结婚的,那时候他儿子还没成年。婚后,我也是尽心尽力照顾他儿子,尽到一个做继母的责任。”陈琴说,那时候大家都处的蛮愉快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小王的成家立业,他和王强、陈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。陈琴说,这些年,包括王强生病期间,小王都没给予他父亲起码的关心与照顾,这也让他父亲十分心寒。
“老伴当初立遗嘱前就担心去世后,我们名下的房子没法全部归我所有,所以坚持要立遗嘱,在遗嘱里写明,他去世后,房子中属于他的份额全部由我继承。”陈琴清楚地知道,有了这份遗嘱在,小王要分遗产的诉讼,是不可能打赢的。
如今面对官司,陈琴立即去浙江遗嘱库提取了丈夫生前立的遗嘱,并委托杭州市南都法律服务所律师秦明泉出庭应诉。“当看到他爸爸立的遗嘱后,小王没话说了,放弃了诉讼。”陈琴说,遗嘱立的很详细,还有遗嘱库为老伴拍的视频,可以说铁证如山。“对方律师看了这份遗嘱后,都忍不住说,他在杭州第一次看到写的这么好的遗嘱,并表示输得心服口服。”
王强当初的坚持,让陈琴少受了不少痛苦,将自己对陈琴深深的爱,切切实实有了落实。“我们常说,立遗嘱是一种智慧,是对自己亲人的一份责任,一份爱。如今,这个案子又一次充分证实了我们这个观点。”叶世娟说。
联系电话:
0571-86576052、86576053
地址:杭州市上城区紫花支路22号